菩
基本解释:
菩〈名〉
菩提(音译)意为正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菩,梵言菩提,汉言王道。--《广韵》
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亦指树名,即菩提树
菩萨”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省,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亦指人们崇拜的偶像;或比喻心肠仁慈的人
菩萨
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
菩pú
菩bèi 1.香草名。
详细解释:
菩 pu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菩
pú
〈名〉
(1)
菩提(音译)意为正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梵文 bodhi]
菩,梵言菩提,汉言王道。--《广韵》
(2)
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亦指树名,即菩提树
(3)
菩萨”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省,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亦指人们崇拜的偶像;或比喻心肠仁慈的人
菩萨
púsà
(1)
[bodhisattva] 佛家语。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也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译为大道心众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
(2)
[buddha]∶泛指佛
(3)
[buddhist idol]∶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4)
[a kindhearted person]∶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菩萨心肠
púsà xīncháng
[kindhearted and merciful] 比喻心地仁慈
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西湖佳话·放生善迹》
菩提
pútí
[梵bodhi]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菩提树
pútíshù
[pipal;pipal tree;pipul;peepul;peepal] 印度的一种著名的榕属植物,因植株高大,寿命长和在经济用途上为虫胶的来源而著称,它与孟加拉榕的区别在于无支根
菩
pú ㄆㄨˊ
〔~提〕a.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b.常绿乔木,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原产于印度。
〔~萨〕a.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b.泛指佛和某些神;c.喻慈善的人。
郑码esj,u83e9,gbkc6d0
笔画数11,部首艹,笔顺编号12241431251
包含菩字词语: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活菩萨
边菩萨
马明菩萨
涅菩
路头菩萨
泥菩萨
生菩萨
菩萨低眉
菩萨哥儿
菩萨蛮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菩萨面
菩提
肉身菩萨
王菩
三藐三菩提
三菩提
玄坛菩
土地菩萨
无上菩提
天菩萨
须菩提
包含菩字成语:
泥菩萨过江
菩萨低眉
包含菩字歇后语:
祖宗堂里供菩萨
丈八房子,丈九菩萨
雨浇泥菩萨
一丈高的房子,丈八长的菩萨
掀菩萨烧庙宇
蚊子叮菩萨
土地庙里的菩萨
天黑敬菩萨
讨来的鸡屁股供菩萨
四个菩萨仨猪头
水推菩萨
水晶菩萨
石菩萨的眼睛
深山小庙的菩萨
烧香砸菩萨
烧香遇到活菩萨
烧香碰倒菩萨
杀死娃娃敬菩萨
三个菩萨两炷香
人家的牡丹敬菩萨
菩萨头上冒烟
菩萨的长虫
菩萨坐冷庙
菩萨吞长虫(蛇)
菩萨头上拉屎
菩萨扫地
菩萨屁股底下长草
菩萨跺脚
菩萨掉到染缸里
菩萨掉大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