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
基本解释:
笺
(形声。从竹,戋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孔颖达《毛诗正义》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笺
注释的文字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笺(箋)jiān
⒈精美的或小幅的纸张手~。便~。信~。〈引〉书信来~已阅。
⒉注释~注。
⒊〈古〉一种文体,写给尊贵者的书信投~求归。
详细解释:
笺 jian 部首 竹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1 笺
annotation; commentary; letter; writing paper;
笺
(1)
箋、椾、牋
jiān
(2)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annotate;explain with notes]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孔颖达《毛诗正义》
(3)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笺
(1)
箋
jiān
(2)
注释的文字 [annotation]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3)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4)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writing paper]。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5)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one of document]。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6)
书信的代称 [letter]。如投笺;便笺;手笺
(7)
名片;名刺 [card]
亲友投笺互拜。--明·田汝成《熙朝乐事》
笺牍
jiāndú
[letter] 信札
笺纸
jiānzhǐ
[letter paper;high-quality writing paper] 信笺
笺注
jiānzhù
[annotation;notes and commentaries on ancient texts] 古籍的注解
笺
(箋)
jiān ㄐㄧㄢˉ
(1)
注释~注。
(2)
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信~。
(3)
书信~札。~牍。华~。
(4)
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奏~(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郑码mhm,u7b3a,gbkbce3
笔画数11,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1534
包含笺字词语:
百韵笺
粉笺
传笺
寸笺
凤尾笺
短笺
进笺
襞笺
词笺
红笺
金粟笺
蜡笺
浣花笺
浣溪笺
花笺
笺表
笺布
笺彩
笺草
笺传
笺刺
笺畣
笺牍
笺幅
笺管
笺翰
笺毫
笺花
笺记
笺笺
包含笺字成语:
雁素鱼笺
鱼笺雁书
包含笺字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