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
基本解释:
琵琶
,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琵琶骨
琵琶行
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琵pí[琵琶]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下部椭圆形,上部有长柄,头部弯曲。
详细解释:
琵 pi 部首 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 琵
pí
琵琶
pípɑ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琵琶骨
pípɑgǔ
[shoulder bone;scapula] 肩胛骨
琵琶行
pípɑxíng
[pipaxing,name of a poem] 诗篇名
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琵
pí ㄆㄧˊ
〔~琶〕弦乐器(琶”读轻声)。
郑码ccrr,u7435,gbkc5fd
笔画数12,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11211535
包含琵字词语:
别抱琵琶
六弦琵琶
琵琶别抱
琵琶别弄
琵琶槽
琵琶虫
琵琶骨
琵琶胡语
琵琶湖
琵琶襟
琵琶旧语
琵琶亭
琵琶腿
包含琵字成语:
别抱琵琶
琵琶别抱
琵琶别弄
琵琶胡语
琵琶旧语
包含琵字歇后语:
纸糊的琵琶
赵五娘“琵琶记》中人物)上京
盐老板抱琵琶
胸口挂琵琶
蝎子当琵琶
瞎子抓琵琶
无弦的琵琶
寿星老儿练琵琶
舍身崖边弹琵琶
墙上挂琵琶
破琵琶
猫儿扒琵琶
马尾绷琵琶
驴踢琵琶
两个琵琶一个调
六指头拨琵琶
怀里揣琵琶
胡琴与琵琶合奏
黄连树下弹琵琶
抱着琵琶进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