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
基本解释:
琅
(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同本义
琅,琅玕似珠者。--《说文》
厥贡惟球琳琅玕。--《书·禹贡》。传石似玉。”
又如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琅花(琅华。琅玕树所开之花,常以美称白花)
门环
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汉书》
姓
琅
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如琅玕(用铁链锁人。又指象声词);琅然(声音清朗的样子);琅诵(朗诵)
琅 〈形〉
洁白、华美如玉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
琅(瑯)láng
⒈玉的一种。[琅玕]珠子样的美石。
⒉[琅琅]像声词。
①玉石相击的声音。
②响亮清脆的声音~~读书声。
⒊琅琊山,在山东省。
详细解释:
琅 lang 部首 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 琅
(1)
瑯
láng
(2)
(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3)
同本义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
琅,琅玕似珠者。--《说文》
厥贡惟球琳琅玕。--《书·禹贡》。传石似玉。”
(4)
又如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琅花(琅华。琅玕树所开之花,常以美称白花)
(5)
门环[door ring]
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汉书》
(6)
姓
琅
láng
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如琅玕(用铁链锁人。又指象声词);琅然(声音清朗的样子);琅诵(朗诵)
琅
láng
〈形〉
洁白、华美如玉 [resembling pearl; white carnetian]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皮日休《奉和鲁望白菊诗》
琅玕
lánggān
(1)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white carnetian]∶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张衡《四愁诗》
(2)
[jade tree]∶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green bamboo]∶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白居易诗
琅宎
lánghuān
[the legendary library where the god of heaven keep their books] 神话中天帝藏书处
琅琅
lángláng
[the sound of tinkling,reading aloud,etc.] 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琅
láng ㄌㄤˊ
〔~~〕a.象声词,金石相击声;b.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
〔~玕〕像珠子的美石。
〔~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郑码csxo,u7405,gbkc0c5
笔画数11,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511534
包含琅字词语:
不琅鼓
玎琅
玎玲珰琅
炳炳琅琅
炳琅
花琅琅
琅勃拉邦
琅铛
琅璁
琅当
琅珰
琅珰驿
琅玕
琅函
琅花
琅华
琅环
琅環
琅璯
琅笈
琅简
琅琅
琅琳
琅然
琅书
琅疏
琅霜
琅诵
琅汤
琅邪
包含琅字成语:
琅琅上口
琅嬛福地
琳琅触目
琳琅满目
书声琅琅
包含琅字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