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fǔ
  • 部首:斤
  • 笔划:8



基本解释


斧〈名〉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同本义 斧,斫也。--《说文》 丧其资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 既破我斧。--《诗·豳风·破斧》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 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斧谓之黼。--《尔雅·释器》 加斧于椁上。--《礼记·檀弓上》 天子负斧依。--《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 斧 fǔ ⒈砍东西用的工具~头。把~子拿来。 ⒉〈古〉一种兵器。 ⒊ 【斧正】 【斧政】请人修改文章的客气话。


详细解释


斧 fu 部首 斤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 斧 axe; 斧 fǔ 〈名〉 (1)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2) 同本义 [ax,axe;hatchet] 斧,斫也。--《说文》 丧其资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 既破我斧。--《诗·豳风·破斧》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 (4) 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ax diagram] 斧谓之黼。--《尔雅·释器》 加斧于椁上。--《礼记·檀弓上》 天子负斧依。--《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 负斧扆。--《文选·张衡·东京赋》 (5) 又如斧藻 斧 fǔ 〈动〉 (1) 用斧子劈、砍或破开 [ax;axe] 公怒,斧其门。--《聊斋志异》 (2) 又如斧木 (3) 删改;修饰 [delete and change]。如斧琢(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斧斤 fǔjīn [axe] 各种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宋·苏轼《石钟山记》 斧头 fǔtóu [axe] 一种砍削工具,用一相当厚的开刃的头装在柄上而成,刃口与柄平行,以便砍削,专用于伐木、劈木柴和砍木料 斧凿 fǔzáo (1) [ax and chisel]∶斧子和凿子 (2) [artificial]∶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 斧凿痕 斧凿 fǔzáo [pitching chisel,pitching tool] 在石面凿棱用的凿子 斧正 fǔzhèng [(please)make corr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敬辞,请人修改文章,也作斧政” 万析斧正,方可就梓。--陈衎《与邓彰甫书》 斧质 fǔzhì [executioner's block and cleaver] 即斧锧”,古代一种腰斩刑具。将人放在质(砧板)上,用斧砍断 斧 fǔ ㄈㄨˇ (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2)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 郑码oopd,u65a7,gbkb8ab 笔画数8,部首斤,笔顺编号34343312


包含斧字词语


伐性之斧 赤斧 斧车 斧鈟 斧断 斧画 斧节 斧斤 斧柯 斧库 斧木 斧脑 斧劈皴 斧破斨缺 斧斨 斧遂 斧螗 斧头 斧屋 斧削 斧绣 斧依 斧扆 斧戉 斧钺 斧凿 斧凿痕 斧砧 斧正 斧政


包含斧字成语


班门弄斧 不辟斧钺 不避斧钺 操斧伐柯 大刀阔斧 刀锯斧钺 伐性之斧 斧破斨缺 斧钺汤镬 斧钺之诛 鬼斧神工 鬼工雷斧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横刀揭斧 弄斧班门 弄斤操斧 破斧缺斨 神工鬼斧 双斧伐孤树 郢人斤斧 郢人运斧 运斧般门


包含斧字歇后语


一锛两斧头 脱了把的斧头 三斧头砍不入的脸 千日斧子百日锛(ben削平木料的工具) 盘古王耍板斧 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的斧头 木匠的斧子 木匠师傅夺斧子 鲁班门前弄大斧 镰刀对斧头 鲁班门前问斧子 李逵抡板斧 叫林黛玉抡板斧 斧头打凿凿人木 斧大好砍树,针小能穿布 刀子对斧子 床底下抡大斧 程咬金的三斧头 程咬金的斧子 程咬金的斧头 半夜里抡大斧 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