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jīn
  • 部首:斤
  • 笔划:4



基本解释


斤〈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同本义 今,斫木斧也。--《说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于是乎丌鈟锯制焉。以鈟为之。--《庄子·在宥》 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不夭斤斧。--《庄子·逍遥游》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斤斧(斧头);斤墨(斧头与墨斗);斤凿(斧头与凿子)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恶金以铸锄、夷、斤…--《国语》 斤〈动 斤(觔)jīn ⒈重量单位市制一~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 ⒉〈古〉斧子一类的工具。 ⒊ ⒋


详细解释


斤 jin 部首 斤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4 斤 a unit; half a kilogramme; 斤1 jī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2) 同本义 [axe]。一般用以砍木,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今,斫木斧也。--《说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于是乎丌鈟锯制焉。以鈟为之。--《庄子·在宥》 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不夭斤斧。--《庄子·逍遥游》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斤斧(斧头);斤墨(斧头与墨斗);斤凿(斧头与凿子) (4)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small hoe] 恶金以铸锄、夷、斤…--《国语》 斤 jīn 〈动〉 (1) 砍削,砍杀 [cut] 不斤不斧。--皮日休《河桥赋》 横斤山木。--《南史·宋测传》 (2) 又如斤削(砍削);斤迹(斧头削砍的痕迹);斤械(用斧砍削)。又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如斤正(斤斧,斤削。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3) 过分计较 [be too calculating]。如斤斤较量(在琐碎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斤 jīn 〈量〉 (1) 也作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catty] 十六两为一斤。--《汉书·律历志》 四十斤金椎。--《史记·魏公子列传》 千余斤。--唐·白居易《卖炭翁》 四五十斤。--明·魏禧《大铁椎传》 市肉二斤。--清·张廷玉《明史》 (2) 又如斤两(计算重量的单位);斤重(重量) 斤斗 jīndǒu [fall] [方]∶跟头 翻斤斗 斤斤 jīnjīn (1) [clear]∶明察的样子 斤斤其明。--《诗·周颂·执竞》 平津侯斤斤。--《汉书·叙传》。注明察也。” (2) [haggle over every ounce]∶指过分用心于琐碎或无关紧要的事物 斤斤计较 斤斤计较 jīnjīn-jìjiào [haggle over every ounce] 指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事物或琐细事物 斤两 jīnliǎng [weight] 分量 斤2 jin --如千斤”(qiānjin)起重的工具 另见 jīn 斤 jīn ㄐㄧㄣˉ (1)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二~。~~(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如~~计较”)。 (2) 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斧~。 郑码pd,u65a4,gbkbdef 笔画数4,部首斤,笔顺编号3312


包含斤字词语


风斤 赤斤 斧斤 釜斤 分斤掰两 分斤拨两 颠斤播两 秤铊虽小压千斤 八斤半 般斤 称斤掂两 称斤约两 辍斤 搬斤播两 颉斤 斤斗云 斤风 斤斧 斤迹 斤节 斤斤 斤斤较量 斤两 斤量 斤脉 斤墨 斤然 斤石 斤削 斤械


包含斤字成语


搬斤播两 半斤八两 半斤八面 鼻垩挥斤 秤斤注两 秤砣虽小压千斤 大匠运斤 弹斤估两 掂斤播两 掂斤估两 掂斤抹两 颠斤播两 分斤掰两 分斤拨两 斤斤计较 斤斤较量 斤斤自守 鲁斤燕削 拈斤播两 弄斤操斧 宋斤鲁削 郢匠挥斤 郢人斤斧 郢人斤斫 运斤成风 运斤如风


包含斤字歇后语


一斤肉放进四两盐 一斤霉面做个馍 一斤的酒瓶装十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一百斤米做稀饭 四两人讲半斤话 十两酒装进一斤瓶 三十斤干饭没吃饱 三斤面包个扁食(饺子) 三斤面包个包子 三斤半鸭子两斤半嘴 三斤半干饭没吃饱 三百斤的野猪 千斤重的种猪 千斤担子肩上搁 千斤顶伸头 千斤顶干活 七十老翁叼九十斤重的旱烟袋 七两放在半斤上 七斤面粉调了三斤糨糊 九斤老太的眼光 九斤老太(鲁迅小说《风波》中的人物)的口头禅 二十五斤四百两(旧制一斤十六两) 肚子里有半斤,嘴上倒五两 担百斤行百里 吃过三斤老蒜头 车载千斤有地担 半两人说千斤语 半斤换八两 半斤对八两(旧制八两为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