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zī
  • 部首:口
  • 笔划:9



基本解释


咨 (形声。从口,次声。本义商议;征询) 同本义 咨,谋事曰咨。--《说文》。字亦作谘。 咨,谋也。--《尔雅》 周爰咨诹。--《诗·皇皇者华》 咨于故实。--《国语·周语》 访问于善为咨。--《左传·襄公四年》 咨亲为询。--《国语·鲁语下》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又 咨臣以当世之事。 又 以咨诹善道。 遂随使者倒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咨议。--《三国志·魏志》 又如咨叩(咨询求教);咨考(询问查考);咨度(咨询;商酌);咨问(咨询;请教);咨禀(请教;禀告) 叹息;赞叹 文王 咨zī ⒈商议,询问~询。 ⒉叹息,赞叹~嗟。 ⒊ ①旧时用于同级机关的一种公文。 ②某些国家的元首向国会提出的国事报告和建议等国情~文。


详细解释


咨 zi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 咨 consult; take counsel; 咨 zī (1) (形声。从口,次声。本义商议;征询) (2) 同本义 [take counsel;consult] 咨,谋事曰咨。--《说文》。字亦作谘。 咨,谋也。--《尔雅》 周爰咨诹。--《诗·皇皇者华》 咨于故实。--《国语·周语》 访问于善为咨。--《左传·襄公四年》 咨亲为询。--《国语·鲁语下》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咨臣以当世之事。 (4) 又 以咨诹善道。 遂随使者倒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咨议。--《三国志·魏志》 (5) 又如咨叩(咨询求教);咨考(询问查考);咨度(咨询;商酌);咨问(咨询;请教);咨禀(请教;禀告) (6) 叹息;赞叹 [sigh] 文王流涕而咨之。--《吕氏春秋》 微微老夫,咨既迁绝。--《汉书·韦贤传》 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世说新语·言语》 (7) 又如咨叹(叹息);咨闵(叹息怜恤);咨惋(叹惜);咨咨(叹息;叹息声) (8) 用同龇”。露出[牙齿] [bare] 大圣喝了一口,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西游记》 咨 zī (1) 表示赞赏,相当于啧” [appreciate;admire]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书·尧典》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论语·尧曰》 (2) 又如咨嗟(赞叹之声);咨玩(赞叹玩赏) 咨 zī (1) 旧时公文的一种。咨文的简称 [official document]。用于同级机关 少保据着萧云仙的详文,咨明兵部。--《儒林外史》 (2) 又如咨称(公文上说);咨呈(具文呈报);咨注(载入官牒) 咨文 zīwén (1) [official communication]∶公文的一种。多用于同级官署或同级官阶之间 (2) [report delivered by the head of a government on affairs of state]∶某些国家元首向国会提出的国情报告 总统咨文 咨询 zīxún [seek advice from] 征求意见 (多指行政当局向顾问之类的人员或特设的机关征求意见) 咨诹 zīzōu [inquire;seek advice from] 以咨诹善道。( 询问 [治国的] 好道理。诹,询问。)--诸葛亮《出师表》 咨 zī ㄗˉ (1) 商议,询问~问。~访。~询。 (2) 用于同级机关的一种公文~文。 (3) 叹气的声音~嗟(a.叹息;b.赞叹)。 郑码tdrj,u54a8,gbkd7c9 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413534251


包含咨字词语


愁咨 詶咨 博咨 酬咨 嗟咨 军咨 叩咨 飞咨 讲咨 叹咨 同咨 现代咨询学 于咨 俞咨 移咨 谕咨 怨咨 心理咨询 诹咨 咨白 咨报 咨禀 咨呈 咨逮 咨度 咨对 咨尔 咨访 咨服 咨觏


包含咨字成语


畴咨之忧 瞻望咨嗟


包含咨字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