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bài
  • 部首:手
  • 笔划:9



基本解释


拜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乥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乥”(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同本义 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礼记·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王傥《唐语林·雅量》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 拜 bài ①授给官职~亮为丞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②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回~。 ③见面行礼表示棕~年。 ④拜访;拜会新住进的王大爷~邻里来了。 ⑤恭敬地与对方结成某种关系~师学艺。 ⑥敬辞。用于人事往来~读大作。 ⑦姓。 【拜辞】敬辞。告别。 【拜访】敬辞。访问。 【拜服】敬辞。十分佩服。 【拜会】拜访会见(外交上的正式访问)~总统。 【拜火教】见【祆教】。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长篇诗体小说《唐璜》。 【拜扫】扫墓;墓前祭奠。 【拜上帝会】见【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洪秀全领导的以宗教为名的农民斗争组织。1843年,由洪秀全、冯云山等创立于广东花县。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又叫拜上帝会。 【拜望】敬辞。探望。 【拜物教】 ①原始社会宗教信仰形式之一。原始人认为许多物体具有灵性,对之祈祷、祭献,以求得庇护。 ②比喻对某种事物的崇拜、迷信商品~。 【拜洋】崇洋媚外。 【拜谒】拜见;会见。~瞻仰(陵墓、碑碣)。 【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后形成的国家之一。中国历史上称为大秦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定都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该城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成,故名。11世纪末,过渡到封建社会。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 【拜占庭镶嵌艺术】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普遍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采用大理石块,配上金银箔和宝石一起镶嵌,组成富丽而有神秘感的画面。


详细解释


拜 bai 部首 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9 拜 do obeisance; make a courtesy call; 拜 bài (1)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乥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乥”(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 同本义 [do obeisance] 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礼记·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王傥《唐语林·雅量》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纳头四拜;拜了又拜;拜菩萨;拜天地;拜父母 (5) 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express one's thanks] 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6) 又如拜恩(拜谢恩赐);拜盟(拜谢结盟) (7) 拜见;拜谒 [visit] 则往拜其门。--《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肃拜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汉纪》 (8) 又如拜见(谒见尊长);拜亲(拜见朋友的父母) (9) 授与官职;任命 [offer official post]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10) 接受官职;上任 [receive official post] 于是辞相印不拜。--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拜石(拜受俸禄);拜邑(拜受邑宰) (12) 通过一定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acknowledge sb. as one's master,godfather,etc.]。如拜师;拜把兄弟;拜干爹 (13) 棕 [offer greetings]。如拜年;拜节;拜寿 (14) 上;献 [present;submit]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拜 bài 〈副〉 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重。如拜读大作;拜启;拜辞 拜把子 bàibǎzi [become sworn brothers]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拜拜 bàibɑi (1) [a form of greeting by women]∶旧时妇女行礼,即万福 (2) [bye-bye] [英]∶再见 拜拜 bàibɑi [custom of enshrining and worshipping in taiwan] 台湾风俗,每逢节日、佛诞、新谷登场、婚寿葬祭,都要供奉神明和宴请亲朋,有时甚至演戏酬神。这种活动称为拜拜” 拜别 bàibié [to take leave of sb.] 行礼告别--用作敬词 拜忏 bàichàn [religious ceremonies of worship and confession] 旧时请僧道念经礼拜,为人忏悔罪过,消灾免祸 他们家为这小长毛鬼拜忏念佛烧纸锭,记不清有多少次了。--茅盾《春蚕》 拜辞 bàicí [take leave] 辞别;告别--用作敬词 拜赐 bàicì [humbly receive (gifts,advice)] 拜谢他人的赏赐赠予 拜倒 bàidǎo [prostrate oneself;fall on one's knees;grovel] 恭敬地跪下礼拜,比喻崇拜或屈服 拜倒石榴裙下 拜倒辕门 bàidǎo-yuánmén [grovel (fall on one's knee,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the outer gate of a government office in ancient times] 辕门,这里指军营的门。形容佩服到极点,自愿认输 如风头不佳,不能取胜,那时再拜倒辕门也不为迟。--《镜花缘》 拜祷 bàidǎo [pray] 祈求;祈祷 对天拜祷 拜垫 bàidiàn [a mat for kneeling on] 跪拜用的垫子,以保护膝盖 拜读 bàidú [have the honor to read] 敬词,指阅读作品或书信 你的新书我已拜读了 拜恩私室 bài ēn-sīshì [sacrifice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to pay respect to the privileged] 喻只知权贵的私人恩德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拜访 bàifǎng (1) [visit]∶敬词,看望并谈话 天刚交黑时去拜访了几位朋友 (2) [call on]∶短时间看望 (赵秀才)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阿q正传》 拜佛 bàifó [worship budda] 向佛像礼拜 拜佛求经 拜官 bàiguān [offer official posts] 旧时指封官 拜会 bàihuì (1) [make official calls]∶拜访会见--今多用于外交上的正式访问 拜会了总统 (2) [call on]∶进行社交性看望 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儒林外史》 拜会 bàihuì (1) [call]∶短时间的、通常是正式的访问 告别拜会 礼节性拜会 (2) [visit]∶为社交或友谊而进行的通常比社交拜访时间长的逗留 拜见 bàijiàn [pay a formal visit] 拜访会见--从客人方面说是会见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 拜将封侯,拜相封侯 bàijiàng-fēnghóu,bàixiàng-fēnghóu [give sb. a general (ministerial) post and confer a title of nobility upon in ancient times] 任命为大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极品 我也曾陋卷淹留,贫寒常受,经尘火,今日个拜将封侯,才得个名成就。--元·无名氏《暗渡陈仓》 拜教 bàijiào [receive instruction] 敬辞,拜受教导 敢不拜教。--《国语·鲁语》 拜节 bàijié [pay a festival] 向人棕节日 拜金 bàijīn [mammonish] 追求金钱,以其为一切活动中心 拜金狂 拜金者 拜金主义 bàijīnzhǔyì [mamonism;worship ofgold (mammon,money)] 一种主张金钱可主宰一切的思想潮流 拜爵 bàijué [be knighted] 授以爵位 拜客 bàikè (1) [visit]∶拜望客人 他出去拜客了 (2) [go on the round of calls on friends]∶拜访朋友 拜客不周,得罪了当时一些人 拜恳 bàikěn [petition] 拜托祈求 拜恳恩准 拜聆 bàilíng [hear] 恭敬地聆听 拜聆教晦 拜领 bàilǐng [accepted with thanks] 敬辞,感谢对方馈赠 拜领厚赐,不胜感激 拜伦 bàilún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 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唐璜》等 拜门 bàimén (1) [pay thanks by personal visit]∶登门拜谢 (2) [acknowledge as one's teacher]∶拜人为老师 拜盟 bàiméng [become sworn brothers] 结盟为兄弟 拜年 bàinián [pay a new year's call;wish sb.a happy new year] 春节期间,向别人棕新年 拜请 bàiqǐng [humbly request] 拜托请求 拜请二老主婚 拜师 bàishī [formally acknowledge (person) as teacher] 拜认做老师或师傅 拜识 bàishí (1) [make the acquaintance of]∶敬辞,结识对方 拜识尊颜 (2) [sworn brothers] [方]∶结拜兄弟;要好朋友 他是我的拜识 拜手 bàishǒu [kowtow;worship on bended knees]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郭沫若《雷电颂》 拜寿 bàishòu [congratulate sb. on sb.'s birthday ] 庆贺生日 拜堂 bàitáng [perform formal bows by bridegroom and bride in old custom;worship of the heaven and earth by the bridegroom and the bride at their wedding] 旧式婚礼,新郎新娘一起参拜天地、双亲、夫妻对拜,也说拜天地 拜托 bàituō [request sb.to do sth.] 敬词,委托人办某事 儿子的事儿就拜托您了! 拜望 bàiwàng [pay personal call] 敬辞。探望 改日拜望 拜望老前辈 拜物教 bàiwùjiào [fetishism] 把某些物体当做神灵来崇拜的原始宗教,后比喻对某些事物的迷信 黄金拜物教 拜匣 bàixiá [a small case used to present invitations or gifts when paying a visit] 旧时放柬帖、封套等的长方形扁木匣,用于拜客或送礼 拜谢 bàixiè (1) [express one's thanks] (2) 恭敬地表示感谢 (3) 用恭敬的礼节(跪拜)表示感谢 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了丈人。--《儒林外史》 拜谒 bàiyè (1) [pay a formal visit]∶拜访谒见 (2) [pay homage]∶参拜瞻仰(陵墓、碑碣等处) 这几天你们已经看见有几万几十万劳动者来拜谒列宁同志的灵柩。--《悼列宁》 拜 bài ㄅㄞˉ (1) 表示敬意的礼节~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忏。礼~。回~。 (2) 恭敬地~托。~谢。~读。~别。~谒(a.拜见;b.瞻仰陵墓、碑碣)。 (3) 行礼棕~年。~寿。 (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将(jiàng)。~相(xiàng)。~师。~把子。 (5) 姓。 郑码mdac,u62dc,gbkb0dd 笔画数9,部首手,笔顺编号311311112


包含拜字词语


酬拜 徧拜 朝拜 奉拜 顶拜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人 即拜 过拜 肩拜 夹拜 册拜 顶礼膜拜 百拜 儿拜 家拜 康拜因 跬跬拜拜 大拜 大拜门 策拜 横拜 郊拜 讲拜 解剑拜仇 荆刘拜杀 叩拜 封拜 还拜 焚香礼拜


包含拜字成语


八拜之交 拜赐之师 拜倒辕门 拜恩私室 拜鬼求神 拜将封侯 长揖不拜 登台拜将 登坛拜将 顶礼膜拜 顿首再拜 焚香礼拜 焚香膜拜 甘拜下风 解剑拜仇 磕头礼拜 仆仆亟拜 升堂拜母 妄尘而拜 望尘拜伏 望尘而拜 详星拜斗 筑坛拜将


包含拜字歇后语


猪八戒了天拜佛 正月十五才拜年 玉皇大帝拜财神 一个人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爷爷孙子拜年 要饭的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阎王给小鬼拜年 熊瞎子拜年 新媳妇拜年 蝎子蜈蚣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小鬼拜见张天师 乡里婆婆拜干佛 瞎子拜见丈人 瞎子拜见岳父 戏台上拜天地 舞台上拜天地 五台山上拜佛 乌龟拜年 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 十五个瘸子拜年 傻小子拜年 人到八十拜花堂 瘸子拜丈人 染坊里拜师傅 千日拜佛,一朝添丁 骑兔子拜年 女儿拜寄娘 泥水匠拜佛 猫给耗子拜年 梅香拜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