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bí
  • 部首:鼻
  • 笔划:14



基本解释


鼻 (会意。从自,从畀),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同本义◆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 鼻 bí ①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通道~孔。 ②开创~祖。 【鼻观】鼻孔。 【鼻饲法】当病人不能进食时,用橡皮或塑料管通过鼻腔插入胃内,灌注流质饮食或药液的一种治疗方法。 【鼻祖】始祖。比喻某种事业的创始人达尔文是进化论的~。


详细解释


鼻 bi 部首 鼻 部首笔画 14 总笔画 14 鼻 nose; 鼻 bí (1)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吸兼嗅觉的器官 [nose]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originate;earliest]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汉书·扬雄传》 鼻翅儿 bíchìr [wing of a nose] 鼻翼 鼻疮 bíchuāng [pyogenic infection of nose] 鼻部的一种病。发病时鼻翼红肿,鼻孔内疼痛 鼻笛 bídí [nose flute] 高山族的一种乐器。用竹管制成,由鼻子吹奏 鼻窦 bídòu [paranasal sinus] 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 鼻窦炎 bídòuyán [nasosinusitis,nasosinuitis]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 鼻儿 bír (1) [hole]∶器物上面能够穿上其他东西的小孔 门鼻儿 针鼻儿 (2) [whistle] [方]∶像哨子的东西 用苇子做了一个鼻儿 鼻高 bígāo [nasal height;nose height] 自鼻根到前鼻孔下缘中点的高度 鼻观 bíguān [naris;nostril] 鼻孔,也指嗅觉 鼻环 bíhuán [nose ring] 戴在鼻部的圆环状装饰物 鼻尖 bíjiān [nose tip] 鼻子末端最突出的部分,也叫鼻子尖儿 鼻镜 bíjìng [nasoscope;rhinoscope] 用于检查鼻腔的器械 鼻疽 bíjū [glanders] 马、驴、骡等牲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鼻疽杆菌引起,在内脏、鼻腔黏膜和皮下形成小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症状是流带脓的鼻涕 鼻孔 bíkǒng [naris;nostril] 鼻子的外开口;泛指带有鼻子外开口的鼻窝的前部 鼻梁 bíliáng [bridge of the nose] 鼻子的嵴 鼻腔 bíqiāng [nasal cavity] 在高等脊椎动物为拱状的腔,位于颅底与口腔顶之间 鼻青脸肿 bíqīng-liǎnzhǒng [be beaten black and blue;get a bloody nose and a swollen face] 形容脸部受重伤的样子,比喻受到重大挫折 鼻塞 bísāi [have one's nose stopped up] 鼻子不通气 鼻饲 bísì [nasal feed] 用特制的胃管经鼻腔插至胃并灌入流食,用于不能进食的危重病人 鼻蹋嘴歪 bítā-zuǐwāi [with a snub nose and a wry mouth ╠a very ugly face]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这几天我忙得鼻蹋嘴歪! 鼻涕 bítì [nasal mucus;snivel] 鼻腔粘膜所分泌的液体 鼻息 bíxī [breath] 鼻腔呼吸时的气息 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后汉书·袁绍传》 仰人鼻息 鼻息肉 bíxīròu [nasal polyp] 鼻腔内的赘生的良性组织,严重时可堵塞鼻腔。又称鼻痔 鼻烟 bíyān [snuff] 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草制品 鼻咽癌 bíyān ái [nasopharyngeal cancer(carcinoma)] 一种长于鼻咽部粘膜的恶性肿瘤 鼻烟壶 bíyānhú [snuff bottle] 一种盛鼻烟的小壶或小瓶 鼻炎 bíyán [rhinitis] 由于感染、过敏或其它原因引起的鼻粘膜炎症 鼻翼 bíyì [wing of a nose] 鼻尖两侧的部分 鼻音 bíyīn (1) [nasal sound]∶发音时软腭下垂,使气流从鼻腔逸出而产生的一种语音 (2) [rhinolalia]∶说话时后鼻孔过分地闭合或张开时所产生的音 闭合性鼻音 开放性鼻音 鼻元音 bíyuányīn [nasal vowel] 发音时气流从鼻腔和口腔通过的元音(如法语中的o) 鼻韵母 bíyùnmǔ [(of chinese pronunciation) a vowel followed by a nasal consonant] 音尾是鼻音的韵母,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ɑn、en、ɑng、eng、ong、iɑn、in、iɑng、ing、iong、uɑn、uen、uɑng、ueng、üɑn、ün 鼻中隔 bízhōnggé [nasal septum] 鼻道之间的骨性和软骨性间隔 鼻子 bízi [nose] 人或其它哺乳动物脸上覆盖着鼻腔前部的突出部分;泛指包括鼻腔在内的鼻子 鼻子眼儿 bíziyǎnr [nostril] [口]∶鼻孔 鼻祖 bízǔ [father;founder;the earliest ancestor;originator] 始祖,比喻创始人 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汉书·扬雄传》 鼻 bí ㄅㄧˊ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子。~窦。~孔。~腔。~涕。~音。~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息。嗤之以~。 郑码nlan,u9f3b,gbkb1c7 笔画数14,部首鼻,笔顺编号32511125121132


包含鼻字词语


粉鼻儿 阿鼻 阿鼻地狱 阿鼻鬼 阿鼻狱 鼻牛 鼻牛儿 鼻钮 鼻衄 鼻旁窦 鼻气 鼻气如雷 鼻褰 鼻腔 鼻窍 鼻青额肿 鼻青脸肿 鼻青眼乌 鼻青眼紫 鼻鼽 鼻蕋 鼻塞 鼻山 鼻山根 鼻上 鼻哂 鼻绳 鼻屎 鼻水 鼻饲


包含鼻字成语


阿鼻地狱 鼻端出火 鼻端生火 鼻垩挥斤 鼻孔朝天 鼻孔辽天 鼻孔撩天 鼻青额肿 鼻青脸肿 鼻青眼乌 鼻青眼肿 鼻青眼紫 鼻塌唇青 鼻塌脣青 鼻塌嘴歪 鼻头出火 鼻息如雷 鼻肿眼青 嗤之以鼻 耳满鼻满 寒心酸鼻 横挑鼻子竖挑眼 开山鼻祖 脸青鼻肿 抹一鼻子灰 听人穿鼻 掩鼻而过 掩鼻偷香 仰人鼻息 一鼻孔出气


包含鼻字歇后语


猪鼻子插大葱 张飞纫针(ren zhen引线穿过针鼻儿) 糟鼻子不吃酒 一张纸画了三个鼻子 一刀纸糊在鼻子上 野狐狸舔虎鼻梁 眼瞎耳聋鼻塞嘴哑 眼睛只瞅见鼻梁下两片肉 眼睛长在鼻尖下 瞎子纫(ren 引线穿过针鼻儿)上了针 捂着鼻子讲卫生 捂着鼻子闭着嘴 闻鼻烟蘸唾沫 吐着耳朵擤(xlng)鼻涕 塌鼻头闻鼻烟 四个鼻孔烂了仨 石狮子的鼻子 伤风流鼻涕 伤风鼻塞 埽,鼻子戴眼镜 三张纸画个鼻子 三个鼻孔眼儿 缺了鼻的瓦罐 牵牛牵鼻子 捏着鼻子唱戏 牛鼻绳落人手 捏着鼻子吃葱 捏鼻子吹螺号 捏住鼻子过日子 牛牵鼻子马抓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