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hán
  • 部首:韦
  • 笔划:12



基本解释


韩 (形声。从韦,倝声。从韦”,取围绕,周匝之义。本义井垣) 井上的木栏 韩,井垣 也。--《说文》 古国名 中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在今山西省韩城县 战国七雄之一◇为秦所灭。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 姓。如韩彭(韩信、彭越。都是秦末汉初人,刘邦手下主要将领);韩岳(南宋名将韩世忠和岳飞的并称) 1897╠1910年朝鲜的国名 韩(韓)hán〈古〉诸侯国名,战国时七雄之一,在今河南省中部和山西省东南部一带。


详细解释


韩 han 部首 韦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 韩 (1) 韓 hán (2) (形声。从韦,倝(gàn)声。从韦”,取围绕,周匝之义。本义井垣) (3) 井上的木栏 [fence] 韩,井垣 也。--《说文》 (4) 古国名 [han state] (5) 中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在今山西省韩城县 (6) 战国七雄之一◇为秦所灭。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 (7) 姓。如韩彭(韩信、彭越。都是秦末汉初人,刘邦手下主要将领);韩岳(南宋名将韩世忠和岳飞的并称) (8) 1897╠1910年朝鲜的国名 [old name for korea],1910年被日本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南半部称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韩非 hán fēi [han fei] (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出身于韩国贵族,师于荀况,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深受秦王政的重视,并出使秦国,后被李斯等陷害。死于狱中。他吸取当时道、儒、墨各家思想中的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 韩非子 hán fēizǐ [han feizi] 同韩非” 韩愈 hán yù [han yu] (768╠824) 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 韩 (韓) hán ㄏㄢ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3) 姓。 郑码edby,u97e9,gbkbaab 笔画数12,部首韦,笔顺编号122511121152


包含韩字词语


边韩 辰韩 孟韩 李杜韩柳 破六韩 破落韩 识韩 三韩 三韩纸 马韩 秦韩 商韩 申韩 苏韩潮 子韩 瞻韩


包含韩字成语


韩潮苏海 韩海苏潮 韩卢逐块 韩卢逐逡 韩寿分香 韩寿偷香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苏韩潮


包含韩字歇后语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将兵 韩信点兵 韩湘子拉着铁拐李 韩湘子的花篮 韩湘子吹箫 韩湘子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