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tí
  • 部首:足
  • 笔划:16



基本解释


蹄〈名〉 (形声。从足,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柳宗元《三戒》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指牲口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 蹄(蹏)tí马、牛、羊、猪等趾端的角质保护物。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马~。猪~子。 蹄dì 1.踢。 2.踩,踏。


详细解释


蹄 ti 部首 足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6 蹄 hoof;unguis; 蹄1 (1) 蹏 tí 〈名〉 (2) (形声。从足,?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3) 同本义 [hoof]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柳宗元《三戒》 (4)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5) 指牲口 [draught animals]。 (6)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躰(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7) 兔网,捕兔的工具 [net of catching hare]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 (8) 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另见 dì 蹄筋 tíjīn [tendon] 供食用的牛、羊、猪等四肢上的筋 蹄髈 típɑng [the uppermost part of a leg of pork] [方]∶猪腿的上部 蹄躰 tíqiào [hoof and mouth] 当作蹄躰”。 古时计算牲畜论蹄与口的数目。如马蹄躰千”即马二百匹。噭,口 牛羊蹄躰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蹄声 tíshēng [hoofbeat] 蹄子踏到地面或其他硬东西上碰击的声音 蹄铁 títiě [shoe] 钉在兽蹄上的[常为铁制的] 金属片或边缘,使蹄不受伤或帮它站稳 蹄子 tízi (1) [hoof]∶保护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曲形角质覆盖物,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 (2) [leg of pork] [方]∶猪蹄 (3) [wench]∶旧时骂女子的话 蹄1 tí ㄊㄧˊ 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子。~筋。 郑码jiwl,u8e44,gbkcce3 笔画数16,部首足,笔顺编号2512121414345252


包含蹄字词语


鹘露蹄 鹘蹄 白铜蹄 寸蹄尺缣 得兔忘蹄 騩蹄 金褭蹄 局蹄 趹蹄 口蹄疫 涔蹄 出羣蹄 蹇蹄 蹶蹄 马蹄 马蹄决明 骏蹄 奎蹄 连蹄 轮蹄 跑蹄 驽蹄 牛蹄之鱼 牛蹄中鱼 马不停蹄 四马攒蹄 龙蹄 鹿蹄 褭蹄 翘蹄捻脚


包含蹄字成语


寸蹄尺缣 得兔忘蹄 毂交蹄劘 马不停蹄 牛蹄之涔 牛蹄之鱼 牛蹄中鱼 四马攒蹄 蹄间三寻 蹄閒三寻 蹄闲三寻 豚蹄穰田 雨鬣霜蹄


包含蹄字歇后语


走亲戚掂牛蹄 猪蹄子不放盐 猪八戒啃猪蹄 油灯上炖猪蹄 下大雪找蹄印 文火炖蹄髈(ti p 剔了肉的猪蹄儿 三分钱买个臭猪蹄 热蹄子马 破马蹄表 牛蹄子上供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牛蝇叮牛蹄 牛蹄子两瓣 磨道里找蹄印 马蹄刀瓢里切瓜 马蹄长瘤子 马不停蹄,鞭不停挥 老太婆吃猪蹄 骆驼蹬蹄 两分钱买个羊蹄子 拉屎啃猪蹄 叫花子啃猪蹄 豁牙子啃猪蹄 不放酱油烧猪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