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qún
  • 部首:衤
  • 笔划:12



基本解释


裙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裙,下裳也。--《说文》 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名》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出入无完裙。--唐·杜甫《石壕吏》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形容妇女服饰俭朴);裙袄(衣裤);裙门(裙子的前幅);裙刀(压衣服用 裙(帬)qún裙子,裙儿,一种围在下身的服装围~子。连衣~。


详细解释


裙 qun 部首 衤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2 裙 skirt; 裙 (1) 帬 qún (2)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3)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skirt] 裙,下裳也。--《说文》 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名》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出入无完裙。--唐·杜甫《石壕吏》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又如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形容妇女服饰俭朴);裙袄(衣裤);裙门(裙子的前幅);裙刀(压衣服用的佩刀);裙幄(用裙子张挂连结而成的帷幕);裙衫(女子所着的衣衫和裙子。因以喻妇女) (5) 指帽缘周围下垂的薄纱细网 [hanging gauze]。如裙帽(六朝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裙边(帽裙的边缘) (6) 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calipash]。如裙介(指龟鳖背壳周围的软边。因其形似裙边,故称);裙边(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裙钗 qúnchāi [women] 裙子与头钗都是妇女的衣饰,旧时借指妇女 裙撑 qúnchēng [panier] 一对裙环中之一个(如由钢或鲸骨制成的),旧时用以将妇女长裙的两侧撑开 裙带 qúndài [band of the skirt;skirt and girdle;connected through one's female relatives] 女子束裙裳的腰带,比喻跟妻女姊妹等有关的亲戚关系 裙带风 qúndàifēng [relatives of the females in a family] 比喻依靠裙带关系勾结攀援的不正之风 裙带关系 qúndài guānxi [nepotism;with the help one's female relatives] 讥称被用来互相勾结攀援的姻亲关系 裙裤 qúnkù [divided skirt] 一种妇女服装,样子像喇叭裙,但像裤子那样分开并缝制的 裙子 qúnzi [skirt] 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多为女子着装 裙 qún ㄑㄩㄣˊ (1) 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子。~钗。筒~。连衣~。百褶~。 (2) 像裙子的东西墙~。鳖~。~礁(海岸边的珊瑚礁)。 郑码wtxj,u88d9,gbkc8b9 笔画数12,部首衤,笔顺编号452345113251


包含裙字词语


衬裙 百折裙 百褶裙 蝶裙 鳖裙 背带裙 背带裙(背bēi) 绛裙 夹裙 襕裙 单裙 九霞裙 飞裙 夫人裙带 钗荆裙布 钗裙 百裥裙 红裙 湔裙 锦裙 襜裙 连裙 连衫裙 练裙 练裙子 笼裙 马裙 帽裙 蛱蝶裙 茜裙


包含裙字成语


布裙荆钗 钗荆裙布 夫人裙带 荆钗布裙 绝裙而去 青裙缟袂 裙布荆钗 裙带关系 裙屐少年 乌帽红裙 舞裙歌扇 霞裙月帔


包含裙字歇后语


仙女的裙子 下雪天穿裙子 数九寒天穿裙子 三九天穿裙子 破麻袋做裙子 裤子套着裙子穿 光腚系围裙 厨师的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