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kěn
  • 部首:月
  • 笔划:8



基本解释


肯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胓,骨间肉胓胓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又如肯綮 肯 〈动〉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肯kěn ⒈愿意他~帮助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⒉同意,许可首~(点头同意)。 ⒊贴附在骨头上的肉。 ⒋ ①正面承认~定优点,指出缺点。 ②一定,无疑问答案是~定的。 ③确定,明确~定明天走。~定可行。


详细解释


肯 ken 部首 月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 肯 agree; be willing to; consent; 肯 (1) 胓 kěn (2)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guǎ)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flesh attached to bone] 胓,骨间肉胓胓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3) 又如肯綮 肯 kěn 〈动〉 (1)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agree;consent]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3)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be willing to;be ready to]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客肯为靖郭君末寡人乎。--《战国策·齐策》。注犹可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谷梁传·宣公三年》 秦王不肯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明·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东军务记》 (4) 又如肯干;他肯吗?肯吃苦;肯心儿(心甘情愿);肯心(心甘情愿;顺心);肯道(愿意) 肯 kěn 〈副〉 (1) 恰恰 [just]。如肯分(恰恰;凑巧) (2) [方]∶表示时常、易于 [often] 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红楼梦》 (3) 又如这几天肯下雨 肯板 kěnbǎn [slab] 从做成方的或准备锯成木板的原木上切出的不规则的边材 肯不肯 kěn bukěn [are you willing or not?] 愿意不愿意 他肯不肯来 肯定 kěndìng (1) [affirm;approve;assert]∶对事物持确认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 肯定成绩 (2) [be positive;be sure]∶有把握;无疑,有信心,有理由确信 你肯定会受到欢迎 (3) [decide]∶确定 他们的关系还没有肯定下来,还谈什么结婚呢 肯定 kěndìng [certainly;undoubtedly;definitely;surely] 毫无疑问;必定 肯定能增产 肯尼亚 kěnníyà [kenya]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南临印度洋。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人口22397000,首都内罗毕 肯綮 kěnqìng [meat joints;crux;key] 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 深中肯綮 肯 kěn ㄎㄣˇ (1) 许可,愿意首~(点头答应)。 (2) 骨头上附着的肉~綮(qīng)(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喻言论正中要害)。 郑码iiq,u80af,gbkbfcf 笔画数8,部首月,笔顺编号21212511


包含肯字词语


常不肯 阿肯人 不肯 肯道 肯定 肯分 肯构 肯构肯堂 肯酒 肯可 肯恼 肯尼亚 肯确 肯认 肯首 肯堂 肯堂肯构 肯心 肯要 肯正 讵肯 惠然肯来 宁肯 朋肯 首肯 綮肯 剩肯 喜不肯 谁肯 谢肯


包含肯字成语


洞中肯綮 惠然肯来 肯构肯堂 肯堂肯构 深中肯綮 心服首肯


包含肯字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