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yáo
  • 部首:糸
  • 笔划:17



基本解释


繇 (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同本义 鲁颜无繇。--《史记·弟子传》 动摇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史记》 繇 力役,通徭” 繇者揭钁,负笼土。--《淮南子·精神》。高注繇役也。”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史记·项羽本纪》 减太官,省繇赋。--《汉书·景帝纪》 又如繇戍(遣民到边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为使者);繇赋(徭役和田赋捐税) 通谣”。歌谣 参人民繇俗。--《汉书·李寻传》。颜师古 繇yóu ⒈〈古〉同"由 ⒉ ⒍"。 繇zhòu ⒈〈古〉卜辞。 繇yáo 1.草木茂盛貌。 2.通"徭"。徭役。 3.通"謡"。歌谣。 4.通"遥"。远。 5.通"摇"。动摇,摇动。 6.通"陶"。 7.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原属闽越族,秦 汉时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 8.姓『有繇延。见《后汉书.郅恽传》。


详细解释


繇 yao、you 部首 糸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7 繇1 yáo (1) (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2) 同本义 [follow] 鲁颜无繇。--《史记·弟子传》 (3) 动摇 [shake]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史记》 繇 yáo (1) 力役,通徭” [slave] 繇者揭钁,负笼土。--《淮南子·精神》。高注繇役也。”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史记·项羽本纪》 减太官,省繇赋。--《汉书·景帝纪》 又如繇戍(遣民到边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为使者);繇赋(徭役和田赋捐税) (2) 通谣”。歌谣 [rhyme] 参人民繇俗。--《汉书·李寻传》。颜师古云繇,读与谣同。” (3) 又如繇俗(歌谣风俗) (4) 古族名 [yao nationality],秦汉时闽越族分为繇和东越两部 (5) 姓 繇 yáo (1) 茂盛;草茂盛 [luxuriant] 厥草惟繇。--《书·禹贡》 (2) 通遥”。远。[remote] 是以繇其期,足以日也。--《荀子·礼论》 另见yóu;zhòu 繇2 yóu 〈介〉 从,自 [from] 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尔雅》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史记·文帝本纪》 繇 yóu (1) 通游” [roam] 近者陆子优繇。--《汉书·文帝纪》 (2) 通由”。经 [pass through;by way of]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汉书·董仲书传》 政繇冢宰。--《汉书·魏相传》。颜师古云繇,与由同。” 繇朐汏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另见yáo;zhòu 繇子 yóuzi 繇3 zhòu (1) 通籀”。古时占卜的文辞 [divinatary words] 成风闻成季之繇。--《左传·闵公二年》 (2) 又如繇词(卦兆的占词。繇,通籀”);繇文(占卜的文辞) 另见yáo;yóu 繇1 yáo ㄧㄠˊ (1) 同徭”。 (2) 古同谣”,歌谣。 郑码pvmz,u7e47,gbkf4ed 笔画数17,部首糸,笔顺编号34433112523554234 繇2 yóu ㄧㄡˊ 古同由”,从,自。 郑码pvmz,u7e47,gbkf4ed 笔画数17,部首糸,笔顺编号34433112523554234 繇3 zhòu ㄓㄡ╝ 古同籀”,占卜的文辞。 郑码pvmz,u7e47,gbkf4ed 笔画数17,部首糸,笔顺编号34433112523554234


包含繇字词语


巢繇 吉繇 咎繇 孔繇 姑繇 何繇 东繇 平繇 宽繇 事繇 帅繇 起繇 其道亡繇 无繇 轻繇薄赋 外繇 优繇 五繇 原繇 头繇 象繇 许繇 缘繇 相繇 繇词 繇辞 繇此 繇赋 繇乎 繇来


包含繇字成语


其道亡繇 轻繇薄赋


包含繇字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