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
基本解释:
渡〈动〉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同本义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引导
渡
摆渡处(
渡 dù
①由此岸到彼岸。
②载运过河。
③渡口;渡头。
【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1949年4月21日,第二、第三野战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摧毁国民党军
的长江防线,并解放南京、上海。同时第四野战军亦由汉口东部南渡长江,并解放武汉三镇。整个战役从4月20日起至6月10日胜利结束。
详细解释:
渡 du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 渡
cross a river; ferry; pull through;
渡
dù
〈动〉
(1)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2)
同本义 [ferry sb. through]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4)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pass]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6)
引导 [lead]。如渡引(引导人离俗出家);渡愚蒙(使脱离愚昧)
渡
dù
(1)
摆渡处(常用于地名) [ferry]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
渡船 [ferry boat]
火照放下被卷,也蹲下来,等候搭渡。--陈残云《香飘四季》
渡槽
dùcáo
[aqueduct bridge] 两端与渠道相连接的桥梁式水槽
渡场
dùchǎng
[crossing site] 渡口
渡船
dùchuán
[ferryboat;passage boat] 用以摆渡行人、货物等过江河、湖泊、海峡的船只
渡工
dùgōng
[ferryman] 从事于摆渡工作的人
渡河
dùhé
[cross a river] 通过江河
渡口
dùkǒu
[ferry] 有船摆渡的地方
渡口
dùkǒu
[dukou] 中国四川省新兴工矿城市,属省辖市。位于四川西南金沙江和雁砻江汇合处,邻近云南省。成昆铁路穿过境内。面积 2645 平方公里,人口81.5万(1982)。钛金属储量在 4 亿吨以上,占中国的 90%,接近国外探明钛储量的总和。钒储量也居中国首位
渡轮
dùlún
[transfer] 载运行人、货物、车辆等横渡江河、湖泊、海峡的轮船
渡桥
dùqiáo
[temporary bridge] 临时架在河上供通行的桥
架设渡桥
渡头
dùtóu
[ferry] 同1渡口”
渡越
dùyuè
(1)
[surmount;negotiate]∶跨越,越过
(2)
[pass]∶同度过”
渡越重重困难
渡
dù ㄉㄨ╝
(1)
横过水面~船。~桥。~河。摆~。强~。远~重洋。
(2)
由此到彼~过难关。
(3)
转手,移交引~。
(4)
过河的地方~口。~头。
郑码vtex,u6e21,gbkb6c9
笔画数12,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13122154
包含渡字词语:
钓伏渡挽
干渡钱
古渡
公无渡河
东渡
过渡政府
桔柏渡
飞渡
截头渡
桁渡
僦渡
大渡河
鬼宿渡河
寒渡
津渡
南渡
南渡江
竞渡船
轮渡
普渡
普渡众生
汽车渡船
三兽渡
三兽渡河
买渡
四渡赤水
强渡
强渡大渡河
泅渡
让渡
包含渡字成语:
暗渡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泥船渡河
普渡众生
三兽渡河
香象渡河
包含渡字歇后语:
走到渡口打转身
瘫子摆渡
七里渡船喊得来
泥菩萨渡海
泥菩萨摆渡
过河碰上摆渡的
渡口上打转身
渡船过河
摆渡不成翻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