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tì
  • 部首:氵
  • 笔划:10



基本解释


涕〈名〉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汪然出涕。--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德威流涕。--清·全祖望《梅花岭 涕tì ⒈眼泪痛哭流~。 ⒉鼻子里分泌出的粘液鼻~。 ⒊哭泣破~为笑。


详细解释


涕 ti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 涕 tears; 涕 tì 〈名〉 (1)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2) 同本义 [tears]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汪然出涕。--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德威流涕。--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涕泗(眼泪和鼻涕);痛哭流涕 (4) 鼻涕 [snivel]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僮约》 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皆枯。--《晋书·王褒传》 (5) 又如涕唾(鼻涕和唾液);涕泪(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 (6) 痰 [phlegm] 肺中寒,吐浊涕。--《金匮要略》 涕 tì 〈动〉 (1) 流泪;哭泣 [shed tears] 涕,涕流貌。--《说文》 不敢唾涕。--《礼记·内则》 父母唾涕不见。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陈高《念奴娇》 (2) 又如涕欷(流泪叹息);涕淫淫(泪流不止的样子);涕洟(涕泪俱下;哭泣);涕血(泣血);涕泗滂沱(沲)(涕泪如雨);涕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涕零 tìlíng [shed tears;tears streaming down] 哭泣流泪 涕泣沾襟 涕泣 tìqì [weep] 哭泣;流泪 士皆重泪涕泣。--《战国策·燕策》 人慷慨涕泣。--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涕泣谋于禁卒。--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涕泗横流 tìsì-héngliú [tears and mucus flowing down rapidly]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 涕泗滂沱 tìsì-pángtuó [let loose a banquet of brine] 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流眼泪鼻涕像下大雨一样。形容哭得很伤心 涕 tì ㄊㄧ╝ (1) 眼泪痛哭流~。感激~零。~泣。 (2)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鼻~。~泪(鼻涕和眼泪)。 郑码vuyz,u6d95,gbkcce9 笔画数10,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351523


包含涕字词语


垂涕 感激涕零 感极涕零 感涕 鼻涕 鼻涕虫 鼻涕团 鲠涕 揽涕 含涕 贾生涕 迸涕 挥涕 出涕 泃涕 横涕 破涕 破涕成笑 破涕为笑 泣涕 失涕 衰涕 零涕 牛山下涕 拾人唾涕 忍涕 阮生涕 洒涕 泗涕 酸涕


包含涕字成语


悲愁垂涕 怆然涕下 感激涕零 感极涕零 破涕成笑 破涕为笑 泣涕如雨 拾人涕唾 拾人唾涕 涕泪交垂 涕泪交集 涕泪交加 涕泪交零 涕泪交流 涕泪交下 涕零如雨 涕泗横流 涕泗交流 涕泗交下 涕泗交颐 涕泗流涟 涕泗滂沲 涕泗滂沱 涕泗纵横 痛哭流涕


包含涕字歇后语


吐着耳朵擤(xlng)鼻涕 伤风流鼻涕 捏着眼皮擤(xing)鼻涕 拉着耳朵擤(xinq)鼻涕 刀刃上抹鼻涕 扯着耳朵洗鼻涕 鼻涕流到嘴里 鼻涕沉到嘴里 把鼻涕往脸上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