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chái
  • 部首:木
  • 笔划:10



基本解释


柴 chai (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 同本义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注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注枯枝为柴。”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枯枝,老木 柴 chái ①柴火干~。 ②散碎的木材或树枝。 ③姓。 【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从边缘到中部,依次为戈壁、丘陵、平原、湖泊。盆地内资 源非常丰富。 【柴扉】见【柴门】。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一生勤奋创作,主要作品有歌剧《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交响诗《罗密欧与 朱丽叶》、《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等。 【柴门】用散碎木材、树枝等等做成的门。旧时用以比喻穷苦人家。又作柴扉。 【柴荣】(921-959)五代时后周皇帝。即周世宗。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在位期间(954-959),整肃吏治,均定田赋,整顿军事,加强集权。先后南取江淮地区 十四州,北复莫、瀛、易三州。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柴油机】用柴油做燃料的内燃机,比汽油机功率大而燃料费用低。 柴chái ⒈木、草等燃料木~。麦杆~。上山拣~。 ⒉ 柴zhài 1.编木维护四周。 2.覆盖。 3.闭塞;阻塞。 4.防守的栅栏﹑篱障。 5.营寨。 6.有篱落的村墅。 柴zì 1.积聚。 柴cī 1.见"柴池"﹑"柴虒"。


详细解释


柴 chai、zhai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 柴 bavin; brushwood; firewood; 柴1 chái (1) (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 (2) 同本义 [faggot]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注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3)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firewood;wood]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注枯枝为柴。”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 (4)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5) 枯枝,老木 [fuzz stick;old wood]。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 (6) 姓 柴 chái (1) 烧柴祭天◇又写作祡” [burn firewood and worship heaven]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书·舜典》 柴望秩于山川。--《书·舜典》 柴于上帝。--《礼记·大传》 柴而望祀山川。--《礼记·王制》 (2) 注柴,祭天告至也。” 柴 chái [方]∶ 干瘦,皮包骨 [bony]。如柴毁(身体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 柴草 cháicǎo [firewood;fuel] 做燃料用的草、木;柴禾 柴达木盆地 cháidámù péndì [caidam basin] 青海省西北部的内陆盆地,面积约 22 万平方公里。西部有许多低山和大片流动沙丘。柴达木”蒙古语即盐泽之意。盆地中央有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还有煤矿、铅锌矿和石油 柴刀 cháidāo [firewood knife] 伐木打柴用的刀 柴火 cháihuo [firewood;faggot] 能燃烧以提供热量的树枝、秸秆、杂草等 柴鸡 cháijī [small-sized chicken with no hair on the legs;thin,small hen] 腿上无茸毛、雌性所生的蛋缺乏光泽的鸡 柴门 cháimén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柴米 cháimǐ [rice and fuel] 烧柴与稻米 柴米夫妻 柴米油盐 cháimǐ-yóuyán [chief daily necessities] 泛指日常生活用必需品 柴油 cháiyóu [diesel oil] 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一种燃料油,挥发性较润滑油高,较汽油低 柴油机 cháiyóujī [diesel engine] 用柴油做燃料的内燃机 柴2 zhài (1) 编木维护四周 [fence] [周武王]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柴箕子之门。--《淮南子》 (2) 又如柴护(编木围其四面,使不受破坏) (3) 覆盖 [cover] 掘新井而柴焉。--《管子》 (4) 阻塞;闭塞 [stop] 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抱朴子》 (5) 又如柴门(杜门,闭门);柴路(堵塞道路);柴塞(堵塞) 柴 zhài (1) 通寨”。防守的栅栏篱障 [defending fence] 羽(关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三国志·吴志》 (2) 又如柴栅(栅栏);柴楂(木栏,栅栏);柴篱(木栅栏,藩篱) (3) 也指村墅 [villa] 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唐·王维《辋川集序》 另见 chái 柴 chái ㄔㄞˊ (1) 烧火用的草木~草。~火。~门。火~。木~。 (2) 烧柴祭天~于上帝”。 (3) 瘦,不松软~鸡。~心儿。 (4) 姓。 郑码iirf,u67f4,gbkb2f1 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2121351234


包含柴字词语


称柴而爨 干柴烈火 藩柴 丁块柴 刺柴 火柴 荆柴 柴扒 柴坝 柴荜 柴筚 柴草 柴册礼 柴城 柴池 柴瓷 柴蔟 柴达木盆地 柴道 柴都 柴断 柴堆 柴垛 柴扉 柴告 柴毂 柴棍 柴禾垛 柴户 柴护


包含柴字成语


柴毁骨立 柴毁灭性 柴立不阿 柴米夫妻 柴米油盐 柴天改物 柴天改玉 称柴而爨 干柴烈火 骨瘦如柴 烈火干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磨刀不误砍柴工 蓬户柴门 千日打柴一日烧 千日斫柴一日烧 湿肉伴干柴 瘦骨如柴 数米量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包含柴字歇后语


蘸了汽油的柴禾 枣木做烧柴 下山担柴 头发上擦火柴 挑柴进山 提着灯笼打柴 檀香木当柴烧 苏木当柴烧 拾柴打兔子 湿灶烧湿柴 湿柴火烧锅 上山砍柴卖,下山买柴烧 上山砍柴,过河脱鞋 山里人有柴烧,岸边人有鱼虾 傻子捡柴禾 软藤绑硬柴 樵夫卖柴 木匠师傅劈柴 芦柴秆做门闩 买了相因(便宜)柴,烧了夹生饭 蚂蚁尿湿柴 砍柴忘带刀,刨地不带镐 砍树的砍树,劈柴的劈柴 砍柴人下山 砍柴刀刮脸 红木当柴烧 放羊的拾柴禾 放羊的捡柴火 大松树作柴烧 打柴人回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