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xiào
  • 部首:口
  • 笔划:11



基本解释


啸 (形声。从口,肃声。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同本义 啸,吹声也。--《说文》 其噕也歌。--《诗·召南·江有汜》 不噕不指。--《礼记·内则》 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封氏闻见记》 登东皋以舒啸。--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俯仰啸歌。--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倚修木而啸。--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啸傲林泉(在幽静的山林泉水环抱中隐居);啸吟(长啸哀叹);啸指(以指夹唇吹之作声) 呼召,号召 噕者,谓若有所召命,若齐庄抚楹而歌耳。--《 啸(? ⒈打口哨,撮口发音仰天长~。 ⒉动物长声吼叫虎~猿啼。 ⒊自然界产生的或子弹、飞机等飞过时所发出的声音海~。子弹~ ~擦耳掠过。飞机尖~着飞过屋顶。 啸chì 1.大声呼喝。


详细解释


啸 xiao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啸 howl; whistle; 啸 (1) 噕 xiào (2) (形声。从口,肃声。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3) 同本义 [whistle] 啸,吹声也。--《说文》 其噕也歌。--《诗·召南·江有汜》 不噕不指。--《礼记·内则》 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封氏闻见记》 登东皋以舒啸。--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俯仰啸歌。--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倚修木而啸。--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4) 又如啸傲林泉(在幽静的山林泉水环抱中隐居);啸吟(长啸哀叹);啸指(以指夹唇吹之作声) (5) 呼召,号召 [call] 噕者,谓若有所召命,若齐庄抚楹而歌耳。--《匡缪正俗》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楚辞》 (6) 又如啸引;啸召(呼唤;召唤);啸合(召唤聚集);啸侣(呼叫同类;召唤同伴);啸侣命俦(召唤同伴);啸命(高声命令) (7) 鸟兽等的长声鸣叫 [howl;roar] 虎啸猿啼。--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乳虎啸谷。--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8) 又如鸟啸;啸萃(鸣叫而聚集);啸吼(长声吼叫);啸风(呼风);风嘶雨啸 啸傲 xiào ào [live a hermit's life] 放歌长啸,傲然自得;指行为旷达,不受世俗礼法拘束(多指隐士生活) 啸傲东林下。--晋·陶潜《饮酒》 啸傲江湖 啸歌 xiàogē [whistle and sing] 长啸吟咏 但闻令岳翁之宝眷尽居其内,岂可假作啸歌之地?--《铁花仙史》 啸聚 xiàojù [call;band together;gang up] 互相招呼着聚集在一起 每弋猎,即相啸聚。--《新唐书·室韦传》 啸聚山林 啸鸣 xiàomíng (1) [whistle]∶呼啸 (2) [loud and long sound]∶清脆而悠长的声音 啸鸢,啸雕 xiàoyuān,xiàodiāo [whistling eagle] 澳大利亚产的一种小型的食鱼鸢(haliastur sphenurus),与栗鸢有亲缘关系 啸 (嘯) xiào ㄒㄧㄠ╝ (1) 撮口作声,打口哨~歌(吟咏)。~傲。~聚(互相招呼,聚集成集,如~~山林”)◆~。仰天长~。 (2) 动物拉长声叫虎~。猿~。 (3)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北风呼~。~。 (4) 飞机或子弹掠过时发出的声音飞机尖~着冲上蓝天。炮弹呼~而过。 郑码jxno,u5578,gbkd0a5 笔画数11,部首口,笔顺编号25151123234


包含啸字词语


凤啸 嚎啸 欢啸 叫啸 鬼啸 朗啸 海啸 朋啸 秋啸 舒啸 嘶啸 裒啸 牧啸 曼啸 鸾啸 龙骧虎啸 命俦啸侣 命啸 孙登啸 吟啸 苏门啸 屯啸 谈啸 鸮啼鬼啸 永啸 啸嗷 啸傲 啸俦 啸萃 啸风


包含啸字成语


海啸山崩 虎啸风生 龙腾虎啸 龙骧虎啸 龙吟虎啸 命俦啸侣 山崩海啸 山呼海啸 鸮啼鬼啸 啸傲风月 啸傲湖山 啸聚山林 啸侣命俦 啸吒风云 啸咤风云


包含啸字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