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yìn
  • 部首:卩
  • 笔划:5



基本解释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 印yìn ⒈图章,戳记~章。校~。盖~。~把子(也〈喻〉政权)。 ⒉痕迹手指~儿。留下烙~。 ⒊彼此符合,互相证明心心相~。~证。 ⒋将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教科书。~报。~刊物。~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⒌


详细解释


印 yin 部首 卩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5 印 marking;signet;stamp;imprint;character;impress; 印 yìn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official seal]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seal]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明·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print]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score]。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印 yìn (1) 盖章 [seal]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print] 板印书籍。--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渝(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渝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confirm]。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engrave]。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邮票] 印在[明信片,信封] 上 [impress]。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stamp]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友子 yìnbàzi [seal of authority;official seal]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把友子握到我们手里 印本 yìnběn [printed copy] 印刷后装订的书本 印鼻 yìnbí [seal nose] 印钮的别称 印次 yìncì [impression] 图书每一版印刷的累计次数 印地语 yìndìyǔ [hindi] 北印度的一种书面语言 印度 yìndù [india]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国家,与中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接壤,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面积297.4万平方公里,人口7.3亿,首都新德里。古称天竺” 一白酋督印度卒。--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印度尼西亚 yìndùníxīyà [indonesia] 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澳洲两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1.41亿,首都雅加达。矿物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天然橡胶占世界第二位 印度洋 yìndùyáng [indian ocean] 地球上四大洋之一。位于亚洲、南极洲、非洲与澳洲之间,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大部在南半球。平均深度3897米,它是各大洋中最早的海运中心 印发 yìnfā [print and distribute] 印刷发行 对每年像洪水似地印发的货币感到吃惊 印盒 yìnhé [seal box] 装印章和印墨的盒子 印痕 yìnhén [moulage] 留下的痕迹 印花 yìnhuā (1) [revenue stamp]∶指印花税票。由政府出售,贴在契约、单据等上面,作为纳税凭证的特制印刷品 (2) [stamp tax]∶印花税 (3) [printing]∶印在纺织品、铁皮等上面的图案 这件旗袍的印花真别致 印迹 yìnjì [print] 痕迹;踪迹 成长道路上留下的印迹 印记 yìnjì (1) [seal]∶公章;图章 州县官合用印记 (2) [imprint]∶盖章的印迹 公章一按,留下了鲜红的印记 (3) [print;track;mark]∶痕迹;标记 马在沙滩留下了印记 印鉴 yìnjiàn [specimen seal impression ] 留供核对以防假冒的图章底样 印泥 yìnní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盖图章用的红色油质颜料 印谱 yìnpǔ [collection of impressions of seals by famous seal engravers] 汇集古代印章或名家所刻印章图式的书 印绶 yìnshòu [silk ribbon used to fasten seals and correspondence] 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绶带 印刷 yìnshuā [printing] 把文字、图画等制成版,涂上油墨,印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一板印刷。--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印刷体 yìnshuātǐ [print hand;book letter] 相对于手写体”而言。用于机器印刷的文字书写形式。参看手写体” 印刷业 yìnshuāyè [printing] 印刷工作者的技艺、实践或业务 印台 yìntái [ink pad; stamp pad] 盖图章(主要是橡皮图章或木戳)所用的涂有印油的盒子,也叫打印台” 印堂 yìntáng [top of the nose bridge connecting the eyebrows] 指额部两眉之间的部位 只有印堂间现了黑气。--《钟馗传--捉鬼传、平鬼传》 印玺 yìnxǐ [emperor's seal] 印信,特指帝王的印 印象 yìnxiàng (1) [shadow]∶形体映在水或镜等中的影子 海中皆有印象 (2) [impression]∶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 深刻的印象 印信 yìnxìn [seal of power;official seal] 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公私印章的总称 印行 yìnxíng [print and distrubute] 印刷并发行 印行单行本 印章 yìnzhāng (1) [stamp;seal]∶图章 (2) [print]∶图章印出的的痕迹 印章亦凝不清 印证 yìnzhèng (1) [corroborate;confirm]∶证明与事实相符合 (2) [verify]∶肯定或肯定事实,证明是真的 印制 yìnzhì [print] 书刊的印刷制作 印子 yìnzi (1) [trace;mark]∶痕迹 (2) [usury]∶印子钱 打印子 (3) [seal]∶图章 打印子 印子钱 yìnziqián [usury] 旧社会高利贷的一种,分期偿还,每还一期,在折子上盖印为证,简称印子” 放印子钱 印 yìn ㄧㄣ╝ (1)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 (2)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 (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 (4)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 (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6) 姓。 郑码rhay,u5370,gbkd3a1 笔画数5,部首卩,笔顺编号35152


包含印字词语


夺印 白文印 斗印 翻印 承印 感印 叠印 封印 放印子 次印 背缝印 回文印 孔版印刷 飞鸿印雪 打手印 打印 打印机 打印语句 打印子 册印 符印 敕印 杓窊印 板印 痕印 辑印 火烙印 汇印 脚印 静电复印


包含印字成语


飞鸿印雪 封金挂印 挂印悬牌 画沙印泥 金印紫绶 心心相印 一步一个脚印 印累绶若


包含印字歇后语


做梦抓大印 走路看脚印 张天师失去了五雷印(据说张天师手中的武器能发雷镇妖) 一步一个脚印 下大雪找蹄印 顺脚印走路 墙上的蜘蛛网,草原上的脚印 磨道里找蹄印 复印的材料 黄牛脚印水牛踩 二郎神的印堂 当官丢了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