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
基本解释:
隅〈名〉
(形声。从阜,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同本义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徐渭《缇芝赋》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角,角落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
隅yú
⒈角落屋~。墙~。城~。
⒉靠边的地方海~。
⒊
详细解释:
隅 yu 部首 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隅
coign;
隅
yú
〈名〉
(1)
(形声。从阜(fù),禺(y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2)
同本义 [corner of a mountain or river]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徐渭《缇芝赋》
(3)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4)
角,角落 [corner]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传》
折过墙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隅头(墙角;拐角);城隅(城的一角);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
(6)
边远的地方 [outlying place]
咫只雪山路,归飞西海隅。--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
(7)
又如隅谷(神话中日落的地方);隅镇(边远小镇);隅夷(神话中的日出处);隅辟(边境,国境);隅官(边地官员)
(8)
事物的部分或片面 [part]
举端自理,滞隅则失。--《后汉书》
(9)
又如隅见(片面的见解);隅曲(偏狭之见);隅积(部分和总体)
(10)
边;旁 [side]
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子坐所。--《管子》
(11)
又如隅坐(坐位的侧边);隅目(斜眼而视,怒视)
隅
yú ㄩˊ
(1)
角落城~。墙~。屋~。~隙(屋角的洞穴)。向~而泣。
(2)
靠边的地方海~。
〔~中〕将近中午的时候。
郑码yklz,u9685,gbkd3e7
笔画数11,部首阝,笔顺编号52251125214
包含隅字词语:
贲隅
兑隅
鲋隅
反隅
避溺山隅
疆隅
举隅
坤隅
斗絶一隅
东隅
边隅
层隅
海角天隅
欧隅
角隅
娵隅
路隅
偏隅
曲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缺隅
踇隅
山隅
廉隅
墙隅
区隅
丘隅
趋隅
无隅
室隅
包含隅字成语:
安于一隅
避溺山隅
砥厉廉隅
砥砺廉隅
砥廉峻隅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斗绝一隅
负隅顽抗
苟安一隅
观隅反三
海角天隅
失之东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向隅而泣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一隅三反
一隅之地
一隅之见
一隅之说
包含隅字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