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bì
  • 部首:广
  • 笔划:7



基本解释


庇 (形声。从广,比声。广”(? 同本义 庇,荫也。--《说文》。按,字亦作庀 弓长六尺,谓之庇轵。--《考工记·轮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庇庥(荫庇;庇护);庇覆(掩盖,覆盖)。引申为庇护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明史·海瑞传》 又如包庇(袒护或掩护) 保护 虽有庇民之大德。--《礼记·表记》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传· 庇 bì遮蔽;保护。 【庇护】包庇;袒护。 【庇护权】国家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的权利。个人受庇护是国家庇护权的产物,个人可以申请庇护,但是否给予保护,由被申请国决定。庇护的对象主要是政治避难者。 【庇荫】 ①(树木)挡住阳光。 ②比喻包庇或袒护。 【庇佑】保佑。


详细解释


庇 bi 部首 广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 庇 protect; shelter; shield; 庇 bì (1) (形声。从广,比声。广”(yǎn),甲骨文、金文象屋顶屋墙。从广”表示与房屋等有关。本义遮蔽) (2) 同本义 [shelter] 庇,荫也。--《说文》。按,字亦作庀 弓长六尺,谓之庇轵。--《考工记·轮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庇庥(荫庇;庇护);庇覆(掩盖,覆盖)。引申为庇护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明史·海瑞传》 (4) 又如包庇(袒护或掩护 [坏人、坏事]);庇藏(包庇隐藏) (5) 保护 [protect] 虽有庇民之大德。--《礼记·表记》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盖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左传·昭公元年》 庇护 bìhù [protect;shelter] 袒护;掩护 他弄出这些事来,谁也庇护不了他 庇荫 bìyìn (1) [give shade]∶ [树木] 遮住阳光 其叶又茂盛,可以庇荫人 (2) [protect;shield]∶包庇;庇护。提供财力、物力或势力以保护后代子孙 一旦流离,无人庇荫 庇佑 bìyòu [bless] 保佑 庇 bì ㄅㄧ╝ 遮蔽,掩护~护。~短。包~。~荫(a.遮住阳光;b.喻包庇袒护)。~佑(保佑)。~护权。 郑码tgrr,u5e87,gbkb1d3 笔画数7,部首广,笔顺编号4131535


包含庇字词语


庇藏 庇覆 庇护 庇护权 庇借 庇赖 庇冒 庇托 庇卫 庇庥 庇依 庇翼 庇阴 庇荫 庇佑 德庇 覆庇 护庇 福庇 鼎庇 贿庇 洪庇 社区庇护服务 私庇 蒙庇 荣庇 栖庇 窃庇 曲庇 容庇


包含庇字成语





包含庇字歇后语